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无障碍浏览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搜索平台
高级搜索 X
搜索结果:
查询范围:

全部

标题

正文
时间范围:
-
  • 全部
  • 资讯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
合并相似的文章后,约找到1280条结果,用时0.001秒
  • 全部
  • 日期
  • 相关度
时间范围: -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我市获省创新引导计划132万元专项支持

近日,省财政厅、省科技厅下达2025年第四批省创新生态支撑专项经费预算,我市3项河南省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获得专项经费支持,共计132万元。 河南省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旨在强化县域特色富民产业振兴的科技支撑能力,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创新,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此次获批的项目都是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具有深厚发展潜力,分别是:灵宝永辉果业公司的《灵宝苹果智慧化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陕州区程宇奶牛公司的《奶牛核心群迭代优化及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卢氏原荣农业公司的《卢氏县核桃副产物综合加工技术应用与推广》。此次获得的专项经费支持,将主要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市场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新格局,深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科技创新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示范;紧紧围绕产业振兴的科技需求,以县域特色富民产业应用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与成果转化升级等为重点,提升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水平。坚持强化管理、绩效为先、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协同推进等原则,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合机制作用,以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鼓励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组织机制,以科技引领提升我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聚焦我市县域特色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谱写新的篇章。

http://kjj.smx.gov.cn/4/617135904/2033338.html2025年07月18日

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 获省专项奖补资金300万元

近期,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专班下发通知,我市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考核优秀,跻身全省前三,荣获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专项奖补资金300万元。 2024年,市科技局将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着力强化统筹推进。一是实施精准分类指导。对全市634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科学分类,聚焦企业“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等“四有”核心要素,建立“一企一档”动态管理机制,开展靶向指导服务,推动企业研发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二是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持续举办“院校企业面对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对接活动,构建高校院所与企业精准对接的桥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通,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迭代升级。三是深化“科技副总”派驻机制,2024年为企业成功选派50名“科技副总”,数量位居全省第四,派驻专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深入企业“精准把脉”,破解产业技术瓶颈,推动科研成果精准落地,实现科研“有的放矢”,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衔接。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严格对标省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的最新要求,加快实现营收1亿元以上企业有研发机构、5亿元以上企业有标志性研发成果、10亿元以上企业有创新联合体、100亿元以上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根基。

2025年07月17日

知识健康双护航:网安宣传联合中医义诊点亮城市夜生活

为深入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7月10日晚,市科技局于万达广场2号门前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答抽奖活动,并联合市中医院同步开展“中医药消夏之夜”义诊服务,为市民献上知识与健康的夏夜双重礼。 活动现场,群众热情高涨,纷纷拿出手机扫码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答,在趣味答题中深化对个人信息防护、网络诈骗识别等关键知识的理解。答对题目者还能参与幸运抽奖,实用雨伞、便携帆布袋、一次性水杯、环保袋等精美奖品激励群众不断挑战,专注答题、互动交流、兴奋兑奖,现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活动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扩大影响,有效延伸了宣传半径。  同步开展的市中医院“中医药消夏之夜”义诊,则为这个知识之夜增添了浓浓的健康关怀。医护人员顶着暑热耐心接待每一位咨询市民,提供专业健康咨询、中医体质辨识,并现场推广“冬病夏治”三伏贴等特色服务,让源远流长的中医智慧化作触手可及的消夏呵护。 此次活动是市科技局在创新宣传模式、拓展惠民服务路径上的成功探索,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知识普及+健康服务”跨界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市民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警惕性及防护能力,更通过实用的健康服务传递了城市温情。

2025年07月14日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三门峡分赛区暨第七届三门峡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2025年7月8-9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三门峡分赛区暨第七届三门峡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71个企业/团队通过初审晋级复赛。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7月10日—2025年7月17日。请以书面形式向市科技局反映。反映的问题要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需加盖单位公章。提供联系人及有效联系方式。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应署真实姓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398-2898022 监督电话。

2025年07月10日

关于征求2025年度市重大科技专项及产业技术协同攻关专项申报指南意见的通知

现将2025年度市重大科技专项及产业技术协同攻关专项申报指南(见附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7月9日至2025年7月15日。请于7月15日18点前将反馈意见附联系方式发送至电子邮箱smxskjjxmk@163.com。  附件。2025年度市重大科技专项及产业技术协同攻关专项申报指南     2025年7月9日。

2025年07月09日

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 畜牧水产提质增效

为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走深、走实,积极培育水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长企业,加快促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持续深化,助推全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3日,市科技局农业科技人员带领市畜牧水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专家一行,深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舜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和指导工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以及大王镇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此项活动。 河南舜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大王镇闫家坪村,该场是集水产养殖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苗种孵化、成鱼养殖及农旅、研学融合创新发展一体化的水产综合体,现建有现代化的水产养殖生产车间2座,设置智能化孵化桶30个,室外水产养殖池塘12个,主要以开展鲈鱼集约化养殖工作。 特派员一行先后深入苗种孵化车间、技术研发场地和成鱼养殖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并与正在开展科研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专家对该公司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优质的水源特色,积极与科研院所和水产院校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提升,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市畜牧水产科技特派员对该场的技术管理和规范化生产开展了现场服务和技术辅导。 就下一步该场的科技创新工作,特派员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该场要尽快完善苗种孵化和成鱼养殖的基础设施,同时,要加快建设场区配套的实验室、办公室、科研人员研发工作室和员工宿舍等设施,有效保证科技研发团队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二是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该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力量雄厚,人员综合素质高,要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研发工作,同时,要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尽快实现苗种和成鱼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注重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该场要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养殖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组织生产,注重质量和效益,严把安全关,实现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控,为生产出优质、安全、放心的水产品,打造设施渔业、集约化生产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的综合水产品生产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5年07月09日

三门峡市有色金属科学研究中心开展2025年上半年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

为切实保障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近日,市有色金属科学研究中心开展2025年上半年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筑牢检测质量防线,护航数据准确性。 一是精心规划,严格监督。质量负责人科学制定监督计划,明确监督重点和要求;质量监督员严格履职,重点对人员操作、检测方法等7个关键监督环节开展全方位监督,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二是立查立改,务求实效。监督过程中发现两项不符合项:标准溶液配制记录不完整、部分国家标准未及时更新。检验室负责人立即启动整改程序,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经跟踪验证,两项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相关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成效显著,持续提升。通过此次质量监督,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保障,管理体系运行更加高效。同时,规范的质量管理增强了客户信任和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中心将持续完善闭环管理机制,强化人员培训,加强风险防控,将质量监督成果转化为长期质量保障能力,为推动我市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025年07月09日

2025年度三门峡市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申报受理公示

根据《三门峡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三科字〔2016〕24号)要求,2025年度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共收到26项申报材料,经初步审查,25项申报材料形式审查合格。现予以受理公示,公示期为7个自然日(2025年7月8日—2025年7月14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如有异议的,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为便于核实查证、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电话和必要的佐证材料。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提供联系人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凡匿名异议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方式: 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科:0398-2898021 科技诚信监督与基础研究科:0398-2898021 附件:2025年三门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申报受理名单.xls

2025年07月07日

我市星创天地绩效评价优秀率及通过率双双领跑全省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河南省星创天地绩效评价结果,我市18家星创天地全部通过考核,通过率100%,其中2家星创天地获评优秀,占全省优秀总数(全省共10家)的20%,我市星创天地绩效评价优秀率及通过率双双领跑全省。 此次获评优秀的“原荣核桃星创天地”和“高山果业现代苹果矮砧栽培星创天地”是全市星创天地的优秀代表。“原荣核桃星创天地”是卢氏县原荣核桃有限公司2020年创建的省级星创天地,围绕卢氏县核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核桃的良种引进培育、新品种推广生产、新技术展示推广、标准化丰产栽培、溯源体系建设、核桃产品研发加工、电商销售、科普宣传等方向,带动和服务核桃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63户发展核桃产业、林下种植中药材7300亩,增加收入148万元,亩均增收202元。“高山果业现代苹果矮砧栽培星创天地”是灵宝高山天然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创建的省级星创天地,依托5G未来果园无人机、5G无人喷雾车,苹果智能分拣等智能化设备,构建全流程智能化果园管理体系,推动传统果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带动农户5700户,带动果品生产面积2万余亩,增加农户每年收入2.4万元,有力推动了苹果产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 星创天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是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是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此次星创天地绩效评价在全市星创天地工作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必将有力推动我市星创天地工作开展,更好的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优化星创天地建设布局,强化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和产业链对接,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更多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农业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2025年07月04日

市科创团工委开展“青春心向党 科创建新功”庆七一系列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共青团三门峡市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创团工委”)组织开展“青春心向党 科创建新功”主题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一是红色教育铸魂。组织10余名青年科技人才赴三门峡市工人文化宫工运史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深化革命传统教育,汲取奋进力量。活动现场还举办“科技先锋说党史”微宣讲,市科创团工委书记结合行业工作实际,生动讲述钱学森、邓稼先等党员科学家的先进事迹,现场反响热烈,有效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精神。 二是科技服务助企。聚焦新材料、精密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需求,组织河南金渠银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参加河南科技大学成果发布会。通过专家“把脉问诊”、校企面对面洽谈,现场解决技术难题4项,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5项,切实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三是座谈交流聚力。举办青年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来自医疗、企业、高校等领域的12名青年代表参会。会议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入研讨,收集意见建议8条,现场协调解决科研项目申报流程优化、跨部门协作等问题3个。同步建立科创需求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确保问题闭环管理机制。 下一步,市科创团工委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青年科技人才品牌建设,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三门峡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2025年07月04日

三门峡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科技服务综合体实效化落地

聚焦先进装备领域企业需求,三门峡市陕州区扎实开展“政企协同赋能科技创新”线下服务综合体特色活动。活动采用“精准滴灌式”服务,利用科技服务综合体,提前收集企业需求,针对矿用车轻量化材料难题,带着“靶向方案”精准提供科技服务,形成了“省级政策指导、市级统筹跟进、区级落地帮扶”的三级服务格局。 此次线下服务综合体特色活动帮助企业明确了3个研发方向、优化了2条技术路线,引导企业增加2000万元研发投入,预计缩短项目产业化周期30%,年新增产值5亿元。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积极推进政企协同赋能科技创新模式,以数据驱动化、服务场景化、成果可视化为抓手,实现科技政策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河南省科技厅新能源与交通科技处的实地指导,为企业提供高层次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支持,确保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省级政策资源。三门峡市科技局全面承接省级政策的具体落实,积极推进市级政策同步跟进,统筹协调县(市、区)形成合力,为县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陕州区科技局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积极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和服务能够落地生根。“收集需求-分析诊断-提出方案-跟踪服务”四步工作法得到企业的肯定。 下一步,三门峡市将持续推进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全面畅通“线上+线下”特色服务模式,线上平台实现创新主体需求的梳理和传递,线下特色活动提供面对面的精准服务的跟踪问效,有效发挥省、市、县科技创新资源,不断提高服务质效,为三门峡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025年07月02日

推动科技服务综合体 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

近年来,我市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建设科技服务综合体,整合研发、孵化、金融、市场等要素,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全链条协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是专业运营,精准匹配需求。通过一站式服务,敏锐洞察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方案,精准满足企业技术需务。2025年上半年共审核科技服务综合体需求264项,办结144项,纳入全省后备库的重大专项1项,重点研发专项12项。二是一站式服务,降低创新成本。创业者与科研人员无需再为寻找各类服务而四处奔波,可在综合体内提出需求,省厅通过需求内容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精准为企业匹配解决技术难题的人才需求,显著降低了时间和交易成本。三是要素集聚,催化协同创新。吸引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入驻或紧密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高频互动与碰撞,激发协同创新火花。四是打通堵点,加速产业孵化。重点强化技术转移、中试放大、早期融资等薄弱环节服务能力,切实解决“不敢转”“缺钱转”等痛点,推动实验室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迈向大市场。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推进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提升科技服务综合体运行能力,持续发力,打造更具活力、更具效率的科技服务综合平台,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5年06月30日

推动我市“莫来石尖晶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

近年来,三门峡市科技局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力度,通过实施中央引导地方财政资金项目,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2024年,义马瑞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莫来石尖晶石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为我国高端耐火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义马瑞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焦于莫来石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针对高温冶金、水泥、玻璃及钢铁工业等领域对高性能耐火材料的迫切需求,通过深入研究莫来石与镁铝尖晶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成功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该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材料的耐高温、低热膨胀性、高抗热震性和抗熔渣侵蚀性等关键性能指标,还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实现了材料性能的精确控制。 在工艺创新方面,义马瑞辉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湿法细磨与干法细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精确控制原料粒度和混合比例,结合先进的成型、干燥和烧结技术,成功制备出相对密度高达90%以上的莫来石尖晶石复合材料。该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色,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此外,项目团队还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成果转化,并在中试熟化阶段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义马瑞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在未来形成年产不低于3000吨的生产能力,预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不低于1500万元,推广示范经济效益不低于1800万元。 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推动了我市高端耐火材料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下一步,三门峡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助力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为我市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025年06月30日

河南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门峡分中心揭牌成立

6月24日,河南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门峡分中心揭牌在三门峡市经济开发区科创大厦举行,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祥玉,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曹亦俊为河南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门峡分中心揭牌,三门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坤士与河南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马彦博签订共建协议。会上,专家教授发布了新材料、智能装备、农业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多项科技成果。 近年来,三门峡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8+6”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全市正在加快打造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不断深化校地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强大动能,推动了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更催生了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芽长大树”。有利促进了“实验室里的创新”转化为“生产线上的生产力”。 河南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门峡分中心的成立,是三门峡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喜事,更是产学研合作、协同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今后,双方将以分中心建设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合作,加速技术“变现”,赋能产业升级,让“沉睡”的专利变成“奔跑”的产值,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破解制约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人才“蓄水池”。推动分中心建设成为校地合作的标杆,科技创新的典范。

2025年06月30日

我市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年报工作圆满完成

为全面掌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动态,精准服务科技创新决策,根据工信部火炬中心和河南省科技厅统一安排部署,市科技局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圆满完成了我市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年报工作任务。 一是精密组织部署,夯实工作基础。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传达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火炬统计年报填报工作要求,明确时间节点、统计范围、指标内涵和操作规范。二是强化精准服务,提升填报质效。依托线上群组、电话等渠道,在线实时解答企业在填报过程中的疑问,为填报企业精准指导。三是严把数据关口,确保统计质量。对统计的各项关键指标和报表进行严格逻辑校验和比对。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核实整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按时、保质、高效完成年报统计任务。 2024年度火炬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持续壮大,创新动能强劲,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8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81.23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主营业收入1031.67亿元,同比增长 6.98%,其中营业收入超2亿元企业24家。研发费用总额达 37.73亿元,同比增长4.69%。年末拥有有效专利数3597件,同比增长7.63%。技术合同成交额19.75亿元。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优化火炬统计工作机制与服务模式。进一步强化统计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应用,充分利用统计数据,精准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创新需求,为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2025年06月30日

共1280篇  页次:1/86页   15篇/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热门文章
  • 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领导信息
  • 市科技局政府网站2019年度工作报表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政策法规
  • 党组成员、副局长:韩跃峰
  • 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三级调研员:平方
  • 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红
  • 党组成员、副局长:姜德华

主办单位: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三门峡市五原路西段商会大厦A座

联系方式:0398-2897017  网站标识码:4112000036  豫ICP备19024618号-1

豫公网安备41120202000204号

三门峡市互联网举报和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