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河南省科技网 ·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 【农历 八月十一】
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文章浏览

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20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9-13 18:11
来源: 三门峡市科技局

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204号提案的

 

尊敬的郭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食品工程研究增强我市食品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在绿色食品产业链中的能动作用,市科技局收到204号提案文件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由主管领导牵头召开专题研讨会,就该提案中关于“市科技局将我市特色食品工业化生产列为主要科技攻关项目予以工程开发”的建议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强化责任担当,突出科技特点,压实工作责任,积极与食品领域相关单位、企业联系。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支持食品产业项目研究,设立科技攻关专项。围绕现代农业农村领域,设立现代食品精深加工与质量安全技术研发专项。聚焦食品风味质量控制、功能性食品开发、食品冷链相关核心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等技术攻关研究与应用示范;研发农产品减损、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有机废弃物高值转化关键技术与装备,构建农产品营养大数据库技术体系,形成农产品功能性营养因子分析、鉴定和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农产品的风味分析及保持关键技术,贮藏保鲜及流通中营养成分保持技术及装备,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品质控制技术。

2023年间,食品产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立项9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项,市级项目6项,获得资金支持140万元。三门峡源丰果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果品多元化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和卢氏县原荣农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核桃新品种引进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不仅追求技术上的进步,而且在应用和转化方面具有创新性;献民茶业引进茶叶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设,成功申报中央引导地方成果转化项目,深化连翘功用开发研究,创新连翘酥饼、连翘茶饮品等产品,加快“连翘茶展厅”“研发中心”和“卢氏连翘科普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拓展连翘茶新市场;牡仙牡丹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程宇奶牛养殖公司承担的市级重大专项等,充分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助推食品产业领域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二、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总书记总结提升、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市科技局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从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等方面强化政策支持,创建科技特派员工作品牌,组建中药材、食用菌、果品、绿色食品等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绿色食品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是由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食品行业专家教授联合三味奇、帅华果醋等食品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建设的,是我市绿色食品产业领域首次组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选派食品领域个人科技特派员52人,围绕程宇奶牛、三味奇、优粮生物、放心食品、高山果业、金海生物等重点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各级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培训活动,2023年开展培训230多次,累计培训11000多人次,助力菌类、水果和坚果加工等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三、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发挥科技引领示范作用。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载体,其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区、星创天地、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载体,为科技推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其中天宝生物、程宇奶牛、昌盛菌业、金海生物、林海兴华、原荣农业、华阳食品、振宇食品、天池山食用菌、优粮生物等食品公司均成功创建省、市级平台载体。支持天宝生物、九芝堂加大香菇多糖、香菇多肽研究,新建智能化车间改造,进一步提升质量追溯能力、营养成分含量和生产效率等。支持华阳食品、香盛轩、为民粮油等龙头企业加快高端核桃产品研发,开展核桃油深加工技术研究,培育有机核桃油品牌。依托牡仙牡丹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油用牡丹产业为中心,扩大核桃露的生产规模,稳步发展牡丹籽油等保健型油脂加工。食用菌方面,实施“香菇为主,多菌发展,龙头带动、科技兴菌”战略,推广名优品种,实现食用菌大棚种植、环保生产。

截止目前我市共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省、市级星创天地48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3家,市级农业产业工程技术中心35家,科技示范基地76个,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31个。

下一步,三门峡市科技局将更好地服务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落实省市壮大培育重点产业链要求,积极推动形成食品产业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链上下游的对接,充实人才团队力量,建设中原学者工作站,提升科技服务质量。二是注重统筹协调,以科技服务综合体为桥梁,加强联动、密切协同,畅通政府、市场、创新主体沟通衔接渠道,推动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转型升级,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发挥科技优势,统筹项目、平台、人才等科技资源,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相关企业科技创新,同时加强产学研用对接,发挥高端平台载体对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与攻关引领作用,不断推动我市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2024年5月29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现代农业科0398-2898021

联系人:孙海丽  任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