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推动梨产业攀高向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业科技硬核支撑,加速梨产业全链条升级,8月12—13日,三门峡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市果品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组织我市梨产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及技术骨干10余人赴新乡市参加“河南省梨轻简化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观摩暨推介交流会”,通过“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引进来”转化科技成果,为我市梨产业提档升级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一是聚焦三大栽培模式,探索省力高效新路径。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核心示范园,服务团现场观摩了省力密植栽培、平棚架栽培和V字形栽培三种先进模式。省力密植栽培:结果早、丰产快,配套全程机械化,亩均节省人工30%以上;平棚架栽培:优质果率提高15%,抗风抗病虫能力显著增强;V字形栽培:集省力密植与平棚架之长,适配我市所有主栽品种,推广前景广阔。二是品鉴十大优新品种,优选提质增效新品种。与会人员现场品鉴了红早酥、中梨1号、玉露香等10余个早中熟优良品种。其中,红茄、三季等西洋梨品种在我市已规模化种植,表现抢眼——品质优、售价高、效益好;我市自育的玉露香梨更以“香甜多汁、酥脆无渣”斩获专家一致点赞。三是聆听专家权威报告,把准关键技术脉搏。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魏树伟、岗位科学家陶书田、贾兵分别围绕“梨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梨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秋月梨木栓病综合防控”作专题报告,系统提出“高光效树形+生草覆盖+水肥一体化”“高效授粉+负载量调控+绿色防控”等成套解决方案,为我市梨园管理提供精准“操作手册”。
下一步,“中心”将持续聚焦果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链条,以科技创新塑造梨产业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和果民增收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