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河南省科技网 ·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 > 工作动态 > 文章浏览

河南省花果酒饮品及牡丹深加工中试基地引领三门峡牡丹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3-13 15:18
来源: 现代农业农村科技科

河南省花果酒饮品及牡丹深加工中试基地作为国内首个以牡丹、芍药全产业链开发为核心的农业领域中试平台,以成果转化为支点,撬动牡丹全产业链价值提升,成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亮眼标杆。三门峡市科技局充分发挥该中试基地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河南省花果酒饮品及牡丹深加工中试基地依托自然资源、市场需求与政策优势建设,发展前景广阔。一是资源优势明显。三门峡市牡丹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牡丹深加工的天然优势,牡仙集团通过规模化种植,夯实全产业链发展基础,采用上乔下灌方式种植油用牡丹,整体种植面积近10万亩,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油用牡丹经济效益和价值,为花果酒饮品及牡丹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大。根据行业报告显示,全球发酵花果酒市场呈现强劲增长,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兼具营养与保健功能的牡丹花果酒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花果酒的酸甜口感和高颜值包装更易融入下午茶、露营、电竞等碎片化场景,建设中试基地有助于推动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三是科技政策力度强。三门峡市大力支持中试基地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在高校、中试转化在三门峡”的协同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产品深加工,以农业科技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花果酒饮品及牡丹深加工中试基地通过科学规划、加大科研投入、强化人才引育与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升级起引领示范作用。一是科学合理规划。该中试基地由民营企业牡仙牡丹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培育创建,以牡丹、芍药产业为引领,以花果酒及牡丹产品深加工为特色,运用电商销售手段,致力于打通牡丹、芍药及中草药种植等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最大限度开发牡丹、芍药和中草药等林下经济的效益和价值。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基地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建有花果酒、牡丹白酒、花果籽油、花果功能食品、牡丹化妆品等中试生产线及分析测试平台,建设面积约13000平方米,设备总值5200多万元。三是注重人才引育及产学研合作。基地拥有专业人才队伍32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8人,博士学历13人;设立中原学者工作站,柔性引进中原学者侯小改为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中试基地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效深度合作,进行技术赋能。

河南省花果酒饮品及牡丹深加工中试基地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牡丹全产业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强化技术攻关。该中试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有效提升了技术水平。其中,牡丹精油包埋技术、牡丹纯露提纯技术在原来基础上实现了工艺更优化、标准更精准、质量更优良、性能更稳定等目标。二是加速成果转化。基地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基地已转化多项科技成果,涉及牡丹健康保健、牡丹美体护肤、花果酒养生、花果饮料食品等系列,拥有专利技术57项,其它科研成果28项,申请商标1000余项,蓝帽保健食品技术批件37项,药号3项,参与《特色牡丹新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项目获202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是推动产业孵化。基地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推动了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助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基地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重点面向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实验技术的二次开发和中试熟化、产品验证、包装设计、技术咨询、工艺升级等服务。截至目前,基地合作单位10家以上,成功孵化北京同仁堂“人参马鹿茸”胶囊产品;郑州静颜公司“植得爱”牡丹肽、牡丹系列软饮料等产品。2024年公司总销售收入近10亿元,科技服务费用2820万元。

中试基地作为连接科研与产业的桥梁,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和示范提供了平台,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降低技术推广风险,带动产业链升级,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市科技局通过中试基地带动,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推广智慧农业和绿色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