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的科技特派员”系列报道——尚惠香
作为一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尚惠香对中药材有着特殊的情感,多年来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团队致力于连翘、丹参、柴胡、黄芩、黄精等多种豫西道地药材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的研究及示范推广,为培育优良品种和推广先进技术埋头苦干,身体力行为我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钻研业务,解决技术难题。面对我市中药材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她带领团队围绕制约我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技术难题开展攻关研究,率先选育出我省首批连翘新品种“伏牛山连翘1号”和“伏牛山连翘4号”。在渑池县主导推广“豫丹参1号”新品种,解决了丹参种质不清、种源混乱的问题。应用“遮阳网遮阴喷灌育苗技术”解决了丹参种子出苗慢、出苗率低、种苗不健壮的问题。在卢氏县积极推广连翘整形修剪和低温冻害预防技术,为连翘提早结实、丰产、稳产奠定基础。注重标准化生产推广,主持修订的《连翘生产技术规程》《丹参生产技术规程》《连翘栽培技术规程》《丹参栽培技术规程》《黄芩栽培技术规程》《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柴胡栽培技术规程》等7项省、市级中药材地方标准已发布实施,正在制修订的四项省级地方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将为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履职尽责,开展技术服务。围绕连翘、丹参、柴胡等我市人工种植面积较大的中药材种类,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近年来,累计开展技术服务100余人次,服务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余个;开展技术培训50余期,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常常是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赶往基地为药农排忧解难,深夜返回家中是常事。
三、科技引领,促进产业增效。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渑池县红花窝村引进优质红花品种6个,从土地翻耕到选种、播种、间苗、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节点给予全程的技术指导。针对红花人工采摘效率低、采收周期长等问题,先后到河南省农科院长垣分院、宜阳县红花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引进红花便携式采收机,实现了红花采摘农机农艺相结合,将红花的采收效率提高了4-5倍,为红花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渑池县张村镇指导应用的“遮阳网遮阴喷灌育苗技术”,使丹参出苗由过去的每亩15万株增长到30万株。通过起垄覆膜栽培、种苗处理、密植、坐水种植、摘花臺等技术,提高了丹参幼苗移栽成活率,亩增产15%以上。在河南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河南协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示范种植丹参500亩,辐射周边20000余亩中药材生产,带动相关产业增收2000余万元。在卢氏县徐家湾乡通过应用整形修剪和低温冻害预防技术,连翘亩增产30%以上。
四、加强外联,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联络沟通,及时了解全省、全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前瞻技术及产业动向,先后邀请国家、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梁慧珍、鲁传涛、陈随清、侯小改及博士服务团李连珍、黄海英博士,到陕州区、渑池县、灵宝市、卢氏县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培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尚惠香同志先后荣获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物、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南省政府特殊人才津贴。她带领的三门峡市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服务团,她服务的渑池县协盛源中药材种植基地、博康中药材种植基地、坡头乡人民政府柴胡种植基地被三门峡市科技局命名为“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主持的“豫西伏牛山连翘产业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荣获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等。